——中国全面进入创新时代
(一)创新的力量,总能穿过夜色,照亮更远的前程。
中世纪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抄本和卷轴,如今只需一台计算机就能完成储存;500年前直挂云帆的全世界所有船队运送的货物,眼下仅靠五条现代货船就可以全部装下。
不靠对自然资源的抢占,不靠对大众的横征暴敛,凭借着不断求新的大脑,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批改变世界的企业应运而生。
今天的脸谱公司用户超过16亿人,规模大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而借助互联网提供的新的社交方式,腾讯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几乎可以买下1500年的整个世界。
基辛格在其新著《世界秩序》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主旋律是宗教;在启蒙时期,是理性;在19—20世纪,是民族主义和历史观。科学和技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导观念,它们推动了人类福祉史无前例的进步。”
发展如征途,治国如弈棋。对于行进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而言,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进而全面进入创新时代尤为关键。
2016年5月,注定会载入中国发展的史册。党中央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随后,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世界进军,中国发展的新动力系统日渐生成。
(二)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中国的现代化,到了一个攸关未来的路口。
“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有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当世界以惊叹的目光打量中国砥砺前行的身影时,我们“1949—2049”的现代化时间表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当经济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我们靠什么续写“前半程”的辉煌与荣耀?
——一个必须抓住的时间点。改革攻坚期,发展转型期,“十三五”规划全面展开,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最后时段,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只有5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已经全面开启。
世界经济在换挡变速,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更换发动机。传统的要素驱动渐至终点,新的动力机制亟待重构。此时的中国,需要在风云变幻中“占据一席之地”,然后完成跨越。
——一个必须抓住的空间点。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们的战略机遇,已从加快速度的机遇变为加快转型的机遇,由扩张规模的机遇变为提高质量的机遇。
站在中国与世界的命运交汇点上,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面临着复兴之路的“关键一程”。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成为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三)为了这一刻,我们已经准备了半个多世纪。
中国想要创造出自己的“创新时间”,就要在“时空坐标系”上找准定位——
1956年,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其后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978年,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判断,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形成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热潮;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实施,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号召科技界奋力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60余年来,中国始终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抓科技、谋创新。
从中国人用的火柴、煤油都姓“洋”,到世界各国不少人离开“中国制造”就将失去舒适的生活,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跨越;从经济处在“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边缘,到被称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中国在历史长河的潜流中翻腾沉淀,完成了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和发展的突破。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个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当神舟飞船创造了“中国高度”,当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当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当大望远镜拓展了“中国维度”,“创新中国”的脚步日渐临近。与此同时,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使命也愈发紧迫。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补齐短板,需要构建创新体系,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人的活力。
上一章:中医药人应全体融入“两学一做”
下一章:习近平的十个“不忘初心”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南川区三泉镇 邮编:408435 电话:023-71480004 71480059(所办公室) 传真:023-71480128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