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中医药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药文化 > 科普教育

三月茵陈四月蒿

发布时间:2020/3/10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访问次数:

相传某年春天,名医华佗急忙赶路,出诊行医。“先生!先生!”华佗忽听后面传来叫喊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中年妇女骨瘦如柴,脸像一张黄纸,两眼杏黄,华佗知道她是一位病人。经华佗诊断为“黄痨”病(黄疸),便给她开了药方,嘱咐连服一个月。

过了半年,华佗又遇上了此人,但见她脸由黄转红,黄疸已完全没有了。华佗问她吃了多少药,何时退的黄?那妇女说:“我因家境贫寒,衣食尚且困难,并没有按先生说的话去做,只是每天取青蒿充饥,不到一月,黄疸便自退了。”华佗听后,认为这青蒿是一种治疗黄痨的良药。于是便对妇女说:“你说的这种青蒿是什么样的?请带我去看看好吗?”

妇女便将华佗带到一个山坡上,找到了那种青蒿,华佗挑选了一大把,仔细一看,见那蒿草的叶子像羽毛,条形,叶片上长着浓密的白色毛,淡紫颜色,华佗将它带回家里。华佗将青蒿洗净晒干,送给黄痨病人服用,但竟没有一个见效的,华佗感到奇怪。华佗又去问那位妇女。那妇女说;“我是吃这种草,不过我是春天吃的。”华佗明白了,原因就在这里。二三月天气,阳气上升,万物萌发,百草奇艳,这正是植物发蕊吐芽的时候,这时的草力在梗茎,所以治病有效。而过了三月,进入初夏,植物发芽生枝,力量分散,治病的效力自然减弱了。

第二年春天二三月间,华佗便采集青蒿的嫩茎、茎根给黄痨病人服用,这次十分见效。一个月后,病人个个皮色转红,两个月后,黄痨全部治愈。华佗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了二三月的青蒿药效最佳。所以,华佗每年这个时候都上山采集青蒿,炼成丹药保存起来,方便黄痨病人服用。为了使人们认识这种药草,他将三月青蒿的嫩苗叫做“茵陈蒿”,还编了一首《茵陈蒿歌》,“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须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茵陈蒿又叫茵陈、绵茵陈、婆婆蒿。性微寒、味苦,归脾、胃、肝、胆经。其功用是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