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单位概况 > 历史沿革

1937年(民国26年)

圆圈

1941年

圆圈

1942年春

圆圈

1945年7月

圆圈

1947年

圆圈

1949年冬

圆圈

1950年1月

圆圈

1950年6月

圆圈

1951年1月

圆圈

1951年4月

圆圈

1953年8月

圆圈

1954年

圆圈

1957年

圆圈

1958年

圆圈

1959年6月

圆圈

1963年9月

圆圈

1985年2月

圆圈

1985年9月

圆圈

1994年9月

圆圈

1997年

圆圈

2012年11月

圆圈

2013年11月

圆圈

2018年10月

圆圈

2022年7月

圆圈

1937年(民国26年)

国民政府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将创办安置抗日沦陷区难民的“垦殖区”选址在金佛山,办事处设在三泉,蒋介石委任留美农学士刘雨若为办事处主任,并组织垦民开荒种植常山、黄连、大黄、玄参等中药材。先后在半河乡的观音岩成立第一垦场;洋芋坪成立第二垦场;东胜乡的帽子山成立第三垦场;马嘴乡的山羊坪成立第四垦场。

1941年

垦区交农林部垦务总局领导,改为金佛山垦殖实验场,并成立常山栽培会,在洋芋坪第二垦场和德隆乡等地设分会,开始对治疟特效药“常山”进行栽培研究,这是我国正式进行中药材种植研究的开始。

1942年春

由留美农学博士孙醒东教授继任垦区主任。

1945年7月

在金佛山垦区的基础上,成立了专业的常山种植实验场,隶属于农林部中央林业实验所。孙醒东、刘式乔先后任场长。在三泉设常山苗圃,专门培育常山种植,在焦坪、槐坪、华耳寺、白雾坪设第一、二、三、四工作站,专门开荒种植常山。

1947年

在常山苗圃建立药用植物标本园,这是我国最早的药用植物园,为以后中药材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

1949年冬

常山种植实验场属西南卫生部领导,仍继续常山的家种研究,并在栽培上获得成功。

1950年1月

重庆军管会接管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常山种植试验场。军代表:李群贤

1950年6月

更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常山种植试验场”。

1951年1月

国家卫生部接管常山场。

1951年4月

西南卫生部接管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常山种植试验场,隶属西南卫生部。

1953年8月

常山场改由西南地方工业局领导,更名为“地方国营南川药物种植场”。

1954年

“地方国营南川药物种植场”由四川省工业厅接管。

1957年

四川省工业厅将“地方国营南川药物种植场”移交西南中药研究所领导,更名为“西南中药研究所南川药物种植试验场”。

1958年

将三泉农业大队划归药物场,作为药材研究推广生产基地,粮食由国家供应。

1959年6月

隶属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中医药研究所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

1963年9月

隶属关系由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领导,更名为“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

1985年2月

隶属关系由成都中医药研究院领导,更名为“成都中医药研究院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

1985年9月

隶属关系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更名为“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

1994年9月

三泉药物村划归三泉镇人民政府管辖。

1997年

重庆成立直辖市,划转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卫生局双重管理,更名为“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2012年11月

行政隶属关系调整为重庆市科委管理。

2013年11月

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重庆分所。

2018年10月

行政隶属关系调整为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7月

隶属关系调整为重庆中医药学院。